安全生产 > 质量标准化建设 > 详情
鱼卡公司:抗“疫”路上,他们守护着1800名驻矿员工和家属舌尖上的安全
2022-11-15
1043

从库房拉菜到后厨,择菜、削皮、洗菜、切菜、焯菜、炒菜、端菜、售菜等一系列标准动作完成后,再进行清洗、消毒、打扫前台后灶……这些都是鱼卡公司员工食堂日常工作场景。这个班组共有108人,而疫情期间,他们不弃不离地守候着1800多名驻矿员工及家属的“一日三餐”。

自8月9日鱼卡公司实行疫情静态管理以来,公司生活服务部员工食堂积极响应公司号召,迅速行动,主动作为,97名员工勇敢集结、坚守岗位、不谈困难、不畏艰辛、默默逆行,选择无条件坚守食堂,竭尽全力为近1800余名驻矿员工和家属的一日三餐“掌好勺、做好饭”。这对于食堂工作人员来说,任务繁重程度可想而知。“菠菜、小白菜由原来的每天20斤增加到60多斤,土豆由50斤增加到150多斤、圆葱由10斤增加到70多斤……”食堂负责人说。就拿菠菜来说吧,洗完4遍后要过热水焯;150斤土豆光削皮也需要很长时间,尽管如此,食堂的工作人员知道,这个时候尤其要仔细再仔细,大家都住在矿上,一定要提高菜品质量,他们以实际行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,为驻矿员工筑起了饮食安全防“疫”墙。

“饺子已经压好了,赶紧盛盘出……土豆炒成家常味,炖的时间长一点把土豆炖烂,汤多倒一些……”这是二号工业广场清真食堂班长汪霞在后厨忙碌的声音。她已经怀有七个月的身孕,由于疫情原因,她也迟迟不能回家待产,看着她日渐沉重的身子,食堂负责人赵海英总是提醒她注意安全。可她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,脚步轻盈地穿梭在食堂的每一个地方。一会儿在择菜的人群里,一会儿在后厨的配菜间,又一会儿在窗口的打饭台,一会儿又在白案做起了葱花饼……本来是最需要被照顾的人,却对工作始终如一,不讲条件和待遇,没有退缩和抱怨,坚持每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,用奋进的工作态度,给肚里的宝宝上着最生动的胎教课。

“国是千万家,矿连一家家”。万家灯火的夜晚,在食堂员工宿舍内,工作了一天的她们,结束了高强度的劳累后,脱掉下工作服,有的躺在床上、有的在泡脚、有的停留在洗漱间,但他们还干着同一件事,就是“连线”自己的小家——和孩子、老人视频。“怎么会不想家啊,这都快三个月了,是真想他们,每次想孩子的时候,我就要更好好的工作,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!”食堂服务员马玉花提起孩子,眼泪情不自禁流出来,有两个孩子的她,连思念都是“双份”的。

“麻烦您坐下来,头稍稍往后仰,轻轻张开嘴巴,有点不舒服,马上就好了。”听着这些话,大家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位“大白”,其实这是工作在一号工业广场汉族食堂的服务员吴金萍。疫情发生后,柴旦辖区内开始面向全区居民开展核酸采样工作,由于工作人员紧张,需要从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,然后对本单位员工进行核酸采样。疫情就是命令,当看到招募通知的时候,吴金萍自愿申请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。按她的话说:“敢于尝试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。”这个大大咧咧的姑娘,有着和她性格一样的勇气。经过几天的专业培训后,小吴脱下了红色的工装换上了笨重的防护服。手消、核对、采集、手消……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的重复着,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。虽然,手臂酸痛、腰背僵直、闷热烦躁的症状接踵而来,但丝毫不影响她这位“大白”的坚守。这就是后勤人员的坚守,不管在哪里,都会绽放青春芳华。

封闭管控期间,尽最大努力让驻矿的员工吃上饭、吃好饭,这是全体鱼卡后勤部“饮食人”肩上的抗疫重任和初心。从凌晨5点到中午1点多结束午餐,工作人员才能得到短暂休息,下午3点又立刻恢复节奏,开始准备晚餐,晚上11点,一天的收尾工作缓缓推进,就像一部运转了一天的机器,开始进入保养阶段,打扫卫生、餐具清洗、环境消毒、安全检查……食堂每班营业额从以前的3000多块钱,现在单班达到了5000多,二号工业广场清真食堂每天单班的营业额都在7000多,营业额增加的背后,是这些“后勤兵”不为人知的辛苦和付出。每天要洗、择、切、烹、煎、蒸的菜加起来有几百斤,一天下来,连续的工作让他们手腕肿起、腰酸背痛,他们依旧日任劳任怨,始终用细致和坚守把疫情防控落到“食”处,用心做好每一餐。

时至今日,忙碌的日子终于暂时安静了下来。在哪些不同寻常的日子里,无数人都在与疫情抗争着。鱼卡公司生活服务部食堂的“饮食人”坚守厨房主阵地,虽不在一线冲锋陷阵,但他们在厨房为矿区员工提供着坚实的伙食保障,也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。平凡的岗位,不平凡的坚守。在后勤饮食保障工作最前线的他们,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,只是脚踏实地,立足当下,通过默默付出来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。感谢他们一日三餐最温暖的守候。